2011年7月31日 星期日

該放棄就放棄

精神科醫師

博士生你已經讀了好幾年,一直與缺乏同情心的導師鬥爭,自己的壓力越來越大,無法享受正常的休閑活動。直到現在,你從沒有過放棄的念頭,但今年你卻開始困惑:什麽時候才是個頭呢?可是不行,你已經在其中投入了那麽多,怎麽能半途而廢呢?你最終會實現目標的。

堅韌不拔當然是人生中一種關鍵的美德,然而它的價值經過了太多的復述,最終顯得有些言過其實。人們常常對已經過了保質期的東西不離不棄,一門心思朝著不再有意義的目標頑強奮鬥。

首先要避免的一個圈套是,根據在一個目標上投入了多少來做決定,無論是財務投入還是其他投入。就你的博士學位而言,付出的多年努力和學費都並不重要。你需要考慮的只是這個目標現在對你有多緊要——而不是剛開始朝這個目標努力時,它有多重要。

近期針對青少年所做的一系列研究,對有毅力總是好的這種觀念提出了挑戰。心理學家格裡格瑞•米勒(Gregory Miller)和卡斯滕•霍什(Carsten Wrosch)研究發現,能夠放棄難以實現的目標有益於健康。他們還發現,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情緒低落後,放棄目標的青少年能夠重新組成團體、設立新的目標,從而避免遭遇不願改變想法的人可能會遭遇的嚴重精神壓抑。

當然,如果我們發現目標根本無法達到,決定放棄就應該很容易。雖然無法發現這種障礙的情況並不鮮見,但給予一些客觀的審視,應該就能揭示出真相。真正困難的抉擇是:那些能夠實現,但必須要付出健康、人際關系或人生樂趣的代價才能實現的目標,是否應該放棄。

博士生們,你們必須要確定付出的代價是否值得,要記住:放棄並不一定意味著失敗。





哲人

鄉村歌手肯尼•羅傑斯(Kenny Rogers)和哲學家亞里士多德(Aristotle)似乎不可能相提並論,不過把這兩個人放在一起,基本上就可以向你徹底闡明應該在什麽時候放棄。

亞里士多德最經久不衰、也最有用的見解是:無論什麽東西,過多或過少都不是好事。“決心”就是一個完美的例子。太少,就會優柔寡斷;太多,則會不夠靈活、目光狹窄或有些瘋魔。就像肯尼•羅傑斯成名曲《賭徒》(The Gambler)中唱的那樣,一個賭徒要能看清手上的牌,還要知道什麽時候該繼續叫牌,什麽時候該棄牌認輸。

賭徒要將自己手中的牌與他所猜想的別人手中的牌相比較,並對桌上的賭註做出權衡,因此才學到了這種智慧。但他們並非只是在第一次翻開牌時做出決定,以後不管發生什麽都堅持到底。而是必須要隨著顯示出的新信息,隨時瞭解局面的變化。如果賭註太高,或者對對手的牌瞭解得更清楚,本以為值得承擔的風險,可能就會顯得十分離譜。

在現實生活中,同樣的基本原則也成立。當我們決定要實現某個目標,是因為我們認定(至少潛意識中認為)這個目標既值得追求、又能夠達到。然而開始之後,現實往往會提醒我們,最初的盤算不再合理。而有些時候,只是我們自己的欲望發生了改變。

其他情況下,我們可能仍認為自己所追求目標的價值並沒有改變,只是開始意識到,實現目標的代價已過於高昂。不要忘了,這種代價還包括因為決心堅持目標而未能做的其他事情的機會成本,想一想在工作間專心致志地用火柴搭成卡蒂薩克號(Cutty Sark)模型的那些周末,你本可以與家人一同揚帆旅行。

你可以將雅典的智慧和納什維爾(Nashville)的智慧結合成一個簡單的道理:如果現實情況發生了變化,或者我們對現實的認識發生了變化,卻仍然堅定不移,那就是過於頑固了。

精神科醫師與哲人共同生活在英格蘭西南部

譯者/王柯倫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